您好,欢迎来到 清泉书院! 去首页
查看全部
    0 已选0
    0

    我的积分

    0

    优惠券

    已领取的优惠券

    襄阳在楚史与楚文化发展中的十大贡献

    襄阳在楚史与楚文化发展中的十大贡献


    原载:湖北学习平台

    发表日期:23-08-28

    作者:曾玉平 姜振华


    220930清泉书院艺术插图.cdr_0003.JPG


      荆楚文化是长江文明的主要代表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荆楚文化的主源是楚文化,楚文化是楚国人民在楚国发展中创造的,襄阳在楚史与楚文化的创建与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
      一、楚国是在襄阳建立的

      上古时代,江汉地区为三苗部落所居,后因大禹南征而衰微,其后裔散居汉水两岸,被称为楚蛮或荆蛮。与此同时,居于河南新郑附近的祝融部族,一度兴盛于虞舜和夏朝时代,后因遭商人打击,其支系季连部落首领鬻熊率族人南迁至丹水流域,主动投靠西周,成为周文王“火师”。不料鬻熊早逝,楚人未能融入关中集团。其子熊丽再率族人南下,迁居荆山地区和沮漳流域,即今南漳、保康一带,与当地楚蛮杂居,因此自称楚人。

      据《史记•楚世家》记载,约在公元前1042年,“熊绎当周成王之时,举文、武勤劳之后嗣,而封熊绎于楚蛮,封以子男之田,姓芈氏,居丹阳”。丹阳在哪里?史学家吕思勉认为,此丹阳在今湖北的南漳县;楚史之父张正明考证,此丹阳位于雎山与荆山之间的今蛮河近上游处的南漳县城附近;楚文化专家刘玉堂认为,此丹阳已不是昔日的丹水之阳,而是位于今湖北南漳、保康一带的荆山谷地。

      清华简《楚居》是楚人对其先辈的记录,其中记载季连、鬻熊、熊丽、熊绎居住在京宗,熊绎迁居夷屯。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笪浩波考证,季连、鬻熊、熊丽、熊绎所处京宗即景山,即今沮河发源地荆山主峰望佛山一带;熊绎迁居夷屯,即今蛮河上游、保康与南漳交界的司空山一带。由此看,无论是《史记•楚世家》中的“丹阳”,还是清华简《楚居》中的“京宗、夷屯”,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地区——襄阳。可见楚国是在襄阳建立的,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。


      二、楚王是在襄阳称帝的

      楚君熊绎初受封时,“封以子男之田”。据周朝分封制,由尊到卑依次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子男位于诸侯之末,勉强迈入诸侯门槛,但“无分”受赐周室钟、鼎等宝物,遑论参加祭祀、歃盟等典礼,只能与鲜卑、微君等“守燎”。而楚人自先祖季连部落即为夏朝支柱,入商后也是商王盘庚姻亲,至鬻熊时亦为周文王“火师”,如今仅被封为子男,楚人甚感不满。

      于是,楚人筚路蓝缕、发愤图强,历经6位楚君、160多年,终在熊渠当政时,“甚得江汉间民和”,逐渐立足江汉之间;熊渠声称“我蛮夷也,不与中国之号谥”,自立长子熊康为句亶王、次子熊红为鄂王、少子熊执疵为豫章王;后虽迫于周厉王压力,主动去掉子王封号,但在当时已堪称石破天惊。此后,楚国又历经11位楚君、140多年,终于在熊通当政时“得志于汉东”。

      此时,熊通便托汉阳诸姬之首随侯向周桓王求情,“基于实力地位出发”,提升楚子封号和爵位,被周桓王拒绝。熊通一怒之下,称“王不加位,我自尊耳”,于是自称楚武王,与周桓王平起平坐,既洗刷了子爵之耻,又为后世扩张埋下了伏笔。无论是熊渠封三子为王,还是熊通自封武王,都在丹阳或景山、夷屯时期,都在襄阳境内,可见楚王是在襄阳称王的。


      三、郢都是在襄阳命名的

      熊绎初受封时,无论是先居的“丹阳”或“京宗”,还是迁居的“夷屯”等,都未称其为都城。张正明先生认为,“熊绎所居的丹阳,名曰国都,实为村落,估计没有城池,只有‘棘围’之类。”此后,楚人跋涉山林、励精图治,历经17位楚君、300多年,至楚武王熊通当政时,一跃成为南方强国。

      此时丹阳或夷屯因地方狭小或交通不便,已经无法满足都城需要,约在公元前703年至699年间,楚武王决定把都城迁往夷水下游的蛮河与汉水交汇处,即今襄阳市宜城东南,并命名为“郢都”。“郢”有避夏言、不从周的意思。此后,楚国虽数次迁都,但始终称之为“郢”,“郢都”便成为楚国的象征。而“郢都”这个名称,正是在襄阳命名的。


      四、楚国的核心疆域是在襄阳指挥开拓的

      楚子熊绎受封丹阳时,“号为子男五十里”,仅相当于今天的一个镇。此后楚人筚路蓝缕、苦心经营,在熊渠当政时,已“兴兵伐庸、杨粤,至于鄂”,横行江汉之间;至楚武王时,又服随称王、得志汉东,掌控今随枣走廊;楚文王即位后,再伐申灭邓、灭息服蔡,占据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;至楚成王时期,以方城为城,以汉水为池,以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为核心疆域,具备了图霸中原的资本;到穆王、庄王时期,更是将势力延伸至淮河中下游。

      楚国灭掉的60多个诸侯国大部分是在春秋时期实现的,仅楚庄王就“并国二十六,开地三千里”,“地几半天下”,居列国之首。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迁出襄阳后,襄阳仍是楚国北方中心城邑。从楚怀王起,楚国逐步失去上述核心疆域走向衰落,到公元前279年,秦将白起南下攻楚破鄢拔郢,楚人被迫迁都陈郢、寿郢,50多年后便被秦国所灭。可见,襄阳是楚人的立足之地、建国之本、争霸之基,楚国因襄阳而生、因襄阳而兴,也因失襄阳而衰、远襄阳而亡。


      五、楚国称霸中原是在襄阳成就的

      楚国先祖鬻熊自中原迁居南蛮之地,至周成王时后裔熊绎才封有子男之田,其爵低位卑、国小民贫,甚至靠偷邻居鄀国小牛才能完成祭祀。可谁也没料到,楚人在历任楚君率领下,经过艰苦卓绝地奋斗,硬是一步步走出荆山、立足江汉、攻取南阳。至楚成王时,楚国开始争霸中原,先后逼和齐桓公、击败宋襄公,虽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文公,但已初具霸主气象。

      至楚庄王登基后,先后平定公子燮和子仪作乱,西戎、庸、麇、百濮叛乱,若敖氏斗越椒之乱,然后出兵中原,复陈、存郑、和宋,终在邲之战中击溃晋国,称霸中原,威震四方,以至“天下大事尽在楚”。楚庄王完成称霸中原壮举时,正是以襄阳鄢城为郢都,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为根据地,故称楚国霸业是在襄阳成就的,这也是襄阳史上最高光的时刻。


      六、强大楚军是在襄阳缔造的

      楚国能由一个蕞尔小国,一跃成为春秋五霸、战国七雄之一,首先在于军事立国,组建了一支人见人畏的虎狼之师。楚国军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、由弱变强的历程。初受封时国弱民贫,要么没有军队,要么战斗力极弱;直至熊渠当政时,“兴兵伐庸、杨粤,至于鄂”,已有自己的军队,且战斗力不俗;到楚武王时代,发明了“荆尸”阵法;楚文王当政时,开始建造楚长城,设置申、息、邓等军事重镇;至楚成王时代,楚国已设置三军两广,兵力超过10万人;到楚庄王时,已成为当世一流军事强国,其综合实力无出其右。

      楚国军制与中原迥异,比如兵源更为充足,除正军、王卒外,还有“私卒”和“县师”。楚军兵种丰富,除了适合平原作战的车兵,还有适宜野战、水战的步兵、骑兵、舟兵和工兵等。楚国兵器领先中原,前期有青铜打造的各类战车和戟、矛等,后期有铁制的刀剑、连弩等。

      楚将还有“不成功便成仁”的英雄气概,如莫敖屈瑕伐罗失败后自缢于荒谷、令尹子玉兵败城濮后自杀于连谷等。这种取义成仁、视死如归的精神极大激发了楚军士气,塑造了特殊的楚军品质。楚军以此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,比如楚文王的“假邓伐申”比晋献公的“假虞伐虢”早了33年,楚成王“围许救郑”比孙膑的“围魏救赵”早了301年。楚军在春秋战国时期无往而不胜,其军魂正是在襄阳铸就的。


      七、楚国政体是在襄阳定型的

      主要标志是官制的确定。比如中央官制,楚国“不与中国之号谥”,官名普遍称尹,最高者称为令尹。中央职官由朝廷职官、楚王近臣、宫廷职官构成。朝廷职官实行令尹负责制,总管全国军政外交,如令尹子文、孙叔敖都是著名贤相;令尹之下为莫敖或司马,掌管全国军事;再下为工尹、箴尹等各部长官。楚王近臣负责太子教育、纪言纪事、决疑卜筮等,如师、傅、保、史、卜尹等。宫廷职官负责管理王宫事务,包括王尹、仆、三闾大夫等。

      从地方官制来看,春秋早期以来,楚国为了求得更快发展,在新开辟的疆土上率先推行以县治民体制,大大限制和削弱了分封制的发展。据武汉大学教授徐少华统计,从楚武王灭权国后设第一个县开始,春秋时期共设县30个。这些县的县尹或县令均由楚王直接任命,既不世袭,亦非轮流出任,可以随时调换,且无专土之权,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,成为后世郡县制的雏形。顾颉刚先生称其“是郡县制的先声”。由此可见,楚国政体是在以襄阳为都城时基本定型的。


      八、楚国的代表性文化是在襄阳孕育的

     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过两大文化中心,春秋时期以襄阳为中心,战国时期以荆州为中心。两大中心在楚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都是巨大的,但又是不同的。以襄阳为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孕育创造,以荆州为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弘扬提高。

      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主编的《楚文化概要》中,将楚文化概括为六大支柱,即炉火纯青的青铜冶炼、绚丽精美的丝织刺绣、巧夺天工的木竹漆器、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、精彩绝艳的屈宋文学、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等。这六大支柱文化大多在春秋时期已孕育成型。比如青铜冶炼,楚人自熊渠占领铜绿山开始,便获得了天下最优质的铜源,后又采用分段铸造法、失蜡法等先进铸法,使青铜器技术超越了北方诸侯。襄阳山湾春秋楚墓出土的邓公乘鼎和上鄀府簠便是其中精品。

      春秋时期楚人兴修的期思陂水利工程,比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分别早了300年、360年,堪称我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一座不朽丰碑,为古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楚辞代表人物之一宋玉为宜城人,为后世留下《九辩》等经典作品,阳春白雪、下里巴人、曲高和寡等典故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。其他如丝织刺绣、木竹漆器、老庄哲学、美术乐舞等,大多在春秋时期已孕育成型,并在战国时期走向巅峰。


      九、楚人精神的内核是在襄阳塑造的

      楚国能从一个蕞尔小邦,逐渐成长为春秋五霸、战国七雄之一,与其优异的楚人精神是分不开的。楚人主要有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、上善若水的和谐精神、九死未悔的爱国精神、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、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、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等。

      其中,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,正是楚人在分封地丹阳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的真实写照。上善若水的和谐精神,集中体现在楚庄王复陈、存郑、和宋的壮举及“止戈为武”的宏论中。九死未悔的爱国精神,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楚人迁到哪里,就把曾经居住过的地名带到哪里,其爱国之心可见一斑;还有令尹子文毁家纾难、卞和舍身献玉、钟仪永不背楚、楚昭王及其母后孟赢誓死不屈等等。

      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,包括对中原文化的模仿、楚蛮习俗的融会,以及对巴蜀文化、吴越文化、外域文化的兼收并蓄等。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,莫过于楚武王称王、首创县制,楚庄王一鸣惊人、问鼎中原等。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,集中体现在公子侧与华元坦诚相告、楚庄王尊重公子侧承诺、伍子胥誓言灭楚、申包胥誓言救楚等故事中。楚人这些优秀的精神气质,在以襄阳为都城的春秋时期便已塑造成型,在战国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,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。


      十、大半部楚史是以襄阳为中心延续的

      楚国自公元前1042年受封至公元前223年灭亡,前后延续了819年、产生了40位楚君。其中,自公元前1042年熊绎被分封到丹阳建立楚国,到公元前700年左右楚武王迁都鄢郢,再到公元前505年吴国入侵楚国、次年楚昭王被迫将国都迁出鄢郢,前后在襄阳共延续了536年、约占楚国历史的三分之二,共经历了28位楚君、占楚君总数的百分之七十。

      而在楚都迁出鄢郢即今宜城市后,襄阳地区仍是楚国核心疆域。直至公元前279年,秦将白起破鄢拔郢,襄阳地区才由楚入秦,其作为楚国核心疆域的时间达763年,先后经历了37位楚君,几乎贯穿整部楚史。可见,襄阳在楚国创建与发展中经历时间最久、产生楚君最多,作为楚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、文化中心的时间最长。

      如果把楚史与楚文化发展比作一条奔腾的大江,作为春秋时期楚国中心的襄阳,则是它的中上游,是这条奔腾大江的源头活水。


      来源:襄阳日报

      责任编辑:刘睎菁 刘德祥 余军